ABS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装在车辆刹车系统上的传感器来感知刹车时车轮的运动状态,当车辆紧急制动时,车轮的转速在制动系统的作用下迅速降低,当传感器感知到车轮即将停止转动时,会发出一个指令给刹车系统,减小制动力,当车轮恢复转动后制动力又会加大,到车轮又要停转时制动力再减小,如此反复,确保车轮不被抱死,这种动作是十分迅速的,每秒钟大约发生几十次。
ABS系统主要是在原有的制动系上加装了传感器(轮速传感器)、控制器(ABS-ECU)与执行器(ABS泵)三部分。
abs防抱死系统的作用
1、提高了制动的稳定性,防止了侧滑、甩 尾及挂车折叠等,保障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2、提高了制动时汽车转向的可操作性,防止了跑偏, 保证了转向时方向的可控性。
3、在多数路面上能缩短制动距离, 一般情况下最大可缩短10%, 光滑路面可缩短30%。
ABS,其实就是电脑在帮我们踩点刹了,不用我们自己来了。它是根据车轮转速传感器的监测数据,自动计算滑移率,然后通过脉冲信号来调控刹车的油压。刹太重了,就减压,刹太轻了,就加压,把滑移率始终控制在20%,而且,自动点刹的速度
可以每秒10次以上,比我们自己踩的速度可是要快多了! 所以说急刹车的时候,直接一脚刹车踩到底,交给ABS就可以了。
不过有两种特殊的情况,需要点刹。
后车跟车比较近,要用点刹提醒后车,因为目前的刹车灯存在缺陷,没办法显示刹车的力度,要么不亮,要么就亮。如果后面的车子跟得比较近,你就要点刹来提醒一下。看起来像闪烁一样,提醒后车,避免被后车给追尾了。
ABS是防抱死系统,就是保证在紧急制动时车轮不会抱死,也就是紧急制动时保持转向能力。 ABS防抱死系统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安全刹车控制系统。
点刹”和ABS的工作原理基本一样,但是并不等于ABS,因为ABS可以通过电脑运算,分配四个轮子的刹车大小,防止锁死车轮,从而控制车辆不会侧滑。 “点刹”多用于以前没有ABS又是汽刹车的大车,因为大车较沉较笨,但是汽刹车反应又快于油路刹车,为了不踩死刹车,以防锁死车轮,无法转动方向,所以***用“点刹”技术,就是先踩一点刹车,感觉车明显减速时,松刹车(不要松完),在感觉车快没刹车抑制它时,再踩刹车,就这样反复循环,就是所谓的“点刹”。 不过现在的车基本都有ABS(包括大车),所以就用不着“点刹”了。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在制动过程中可自动调节车轮制动力,防止车轮抱死从而取得最佳制动效果。在车轮接近抱死的情况下,相应车轮的制动压力将被释放并在要求或测得车轮重新加速期间保持恒定,在重新加速之后逐步增加制动压力。防抱死制动系统在物理极限的性能内,保证制动时车辆本身的操纵性及稳定性。在加速的时候,也能防止轮胎的纯滑移,提高了加速性能和操作稳定性。
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控制作用于车轮制动分泵上的制动管路压力,使汽车在紧急刹车时车轮不会抱死,这样就能使汽车在紧急制动时仍能保持较好的方向稳定性。在没有装备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汽车上,在雪地上刹车,汽车很容易失去方向稳定性。如果我们汽车上装备有防抱死制动系统,那么防抱死制动系统能够自动向液压调节器发出控制指令,能更迅速、准确而有效地控制制动。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 防抱死制动系统不能提供最短的制动距离。
1、在平滑的干路上,由有经验的驾驶员直接进行制动。
2、在松散的砾石路面、松土路面或积雪很深的路面上制动。